2017年10月25日,湖州展望天明根據年產3000噸微晶纖維素和污水處理站技改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并對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嚴格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和審批部門審批決定等要求對本項目進行驗收,提出意見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
湖州展望天明藥業有限公司廠址位于湖州經濟開發區成業路718號,其周邊環境狀況如下:
廠界東側緊鄰成業路,隔路為湖州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廠界南側緊鄰小河,隔河為湖州森宏環保木塑有限公司;
廠界西側緊鄰浙江中科鴻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廠界西側緊鄰紅豐路,隔路為微宏動力系統有限公司。
(二)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湖州展望天明藥業有限公司利用企業現有企業現用生產車間,實施年產3000噸微晶纖維素和污水站技改項目。
本項目經湖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備案后,2014年10月浙江省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編制了《湖州展望天明藥業有限公司年產3000噸微晶纖維素和污水站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同月湖州市環境保護局開發區分局以湖環開建【2014】71號文對環評文件批復;項目實施過程中建設單位委托浙江環科工程監理有限公司開展環境監理。
(三)項目建設概況
湖州展望天明藥業有限公司年產3000噸微晶纖維素和污水站技改項目于2014年11月開工建設,項目實際建設內容與環評基本情況一致,項目實際總投資6120萬元,實際環保投資1300萬元,年生產時間300天,實行三班制生產,企業現有職工143人。
二、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
(一)廢水
本項目產生廢水:壓濾廢水、洗滌廢水、噴淋塔廢水、地面沖洗廢水、純水制備廢水和生活污水。經過預處理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二級標準,部分回用、部分納管達標排放至鳳凰污水處理廠。
(二)廢氣
本項目主要廢氣如下:
酸解反應廢氣經堿液噴淋塔凈化處理后集中排放,符合GB162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二級標準。
干燥劑粉碎工序廢氣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集中排放,符合GB162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二級標準。
污水站臭氣和和鹽酸廢氣經堿液噴淋塔集中排放,符合GB14554-93《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排放標準。
(三)噪聲
主要噪聲源為粉碎機、壓濾機、干燥塔、空壓機、風機及污水站設備噪聲。
主要降噪措施:優化平面布置,合理安排布局,選用低噪聲設備,加強設備運行管理,依靠車間墻體隔音降噪。
(四)固體廢物
污水站污泥年產生量25噸,委托湖州南太湖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焚燒處置;
廢包裝袋屬于年產生量13.5萬只,由廠家回收利用;
生活垃圾年產生量24.6噸,委托環運部門清運;
廢活性炭年產生量20噸,委托星鴻固廢處置中心進行處理;
收集的粉塵年產生量56.24噸,企業回收利用。
(五)其他環境保護設施
1.環境風險防范設施
危險化學品貯罐區已做防滲處理,設有磚器的防火堤,罐區和車間裝有危險氣體報警儀。污水站配有事故應急池一座。
廠區內有初期雨水收集系統,實行雨污分流制。
公司自編了《湖州展望天明藥業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對日常預防和預警、環境應急準備、環境應急響應預處理、環境事故應急終止后的管理等工作做了詳細安排。
2.在線監測裝置
廢水:配有一套在線監測系統聯網至開發區環保局。
監測因子:COD(島津TOC-4200),pH(上泰PC-300),流量分析儀 (科盛SULN-200)
廢氣:三車間及污水站各自配套有一組尾氣處理裝置。
三、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按環境要素根據監測結果,本項目周邊地表水、地下水、環境空氣、土壤及海水的環境質量及敏感點噪聲均達到驗收執行標準。
四、驗收結論
湖州展望天明藥業有限公司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按照環評及其批復要求落實了相關環保措施,建立了相應的環保管理制度,“三廢”排放達到國家相關排放標準,目前,本項目已完成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驗收,將正式投入生產。
公示期:2017年10月25日-11月25日
湖州展望天明藥業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25日